怎样扩张率土之滨之外的控制范围
扩张控制范围的核心在于战略资源的合理分配与同盟协作。领土扩张不仅依赖军事征服,还需通过经济、情报和外交手段实现全局控制。提升名望值是突破领地限制的基础,每100点名望可增加1点土地上限,而名望主要通过完成任务、建造社稷坛或每5分钟自动增长获得。资源地的占领优先级应围绕石料与铁矿展开,确保城建与军队补给不中断。
主城与分城的资源建筑需同步升级,分城建议优先选址6级地以激活钱庄功能,提升税收产量。屯田策略应集中在高等级资源地,同时利用贼兵和演武任务补充资源缺口。当资源产量达到每日20万以上时,可支撑持续征兵与高阶建筑升级,为攻打5级以上土地提供后勤保障。
瞭望塔覆盖范围需与前线推进节奏匹配,侦查部队需配置130速度以上的骑兵,用于探测敌军驻守阵容。针对不同守军类型调整兵力配比,例如步兵克制骑兵、弓兵克制步兵的循环克制关系必须严格执行。攻打6级地需1.7万兵力且避开郭嘉队、朱儁队等高威胁阵容,9级地则需4万步兵与2万弓兵的混合编制。
与周边势力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可减少双线作战风险,而战略要地的共同开发协议能加速资源整合。同盟技术中的国土保护与领地上限需优先研发,前者减少飞地损耗,后者直接提升成员个体扩张能力。攻打州府前需通过停战谈判孤立目标,避免陷入多盟混战。
采用分兵合击策略时,主力部队与拆迁队需保持10分钟内的行军间隔,确保占领与拆除同步完成。夜间作战可利用夜战模式降低行军损耗,但必须配备反计之策防范突击型阵容。赛季中后期应保留30%兵力作为机动部队,用于应对突发性领土争夺。
控制范围的终极扩展依赖于政策系统的深度开发。施政簿中的疆域扩展政策可直接提升5%领地上限,而军屯制能转化20%资源地产出为额外兵力。武将觉醒后携带的威压类战法可降低敌方要塞耐久恢复速度,这对长期围困战至关重要。最终控制权的确立,往往取决于对地图隘口和NPC城池的持续性压制。